面對突然爆發、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曹妃甸供水公司團總支積極行動,敢于擔當,充分發揮團組織和團員青年在疫情防控和安全保供中的突擊隊和生力軍作用。按照公司黨總支安排部署,切實做到“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引導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眾志成城,堅守崗位,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公司安全穩定供水貢獻青春力量。
一對婚禮倒計時不足20天的新婚夫妻應該在忙些什么?選服裝、邀請親朋好友、確定婚禮細節……但這些事情被綜合管理部劉曉宇與工程技術部戴春光一一推遲了,因為他們選擇與公司一同戰勝疫情。戴春光在共青團河北省委組織部掛職鍛煉結束后,回到唐山剛剛完成居家健康觀測14天的防疫要求,唐山就爆發了疫情,他毅然選擇逆行來到公司,與劉曉宇并肩作戰。公司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兩人相互配合完成工作。劉曉宇負責一一核對名單,通知各部門人員,保證核酸檢測“不落一人”;戴春光從最初的接送公司人員參與核酸檢測,到后來的掃碼、采集信息,儼然已經是半個醫護人員了。“白天忙起來還好,就不想婚禮的事兒了。”疫情讓婚禮充滿了不確定性,但面對公司的防疫工作,這對小夫妻始終毫不松懈、堅守崗位。
“那你午飯怎么解決的?”“???那無所謂!”原本一個小時的工作因為疫情管控限制,一個上午才完成,提起錯過午飯時間,工程技術部劉源的第一反應是“無所謂”。公司參加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設科技研究項目的申報書修改后需要緊急打印膠裝,部門同事因居家辦公不能完成打印蓋章工作,他二話不說,立刻接替。24日上午,劉源去往3+廣告店打印,印制剛剛開始,廣告店就接到了暫停營業的通知。幾經協商,廣告店閉店繼續打印工作,劉源在車內等待近兩個小時,終于拿到了申報書。但在他驅車返回公司的路上卻再次受阻——道路正在封鎖,他馬上出示公司通行證,與管控人員溝通說明,才順利回到公司。提到差一點被封控在3+,劉源說的都是工作任務還等待著他,他必須回公司。
3月19日上午,裝備區水廠的陳杰了解到唐山疫情消息,腦子里第一個想法是“趕快購置次氯酸鈉藥劑”。上午與廠家聯系時,因臨時要貨,廠家車輛無法協調,回復只能第二天送貨。但陳杰擔心疫情加重導致運輸受阻,多次與廠家溝通,要求不管多晚,一定要當天送達。最終在當天晚上七點半、唐山市交通管制20日零點之前,裝備制造區水廠的次氯酸鈉藥劑成功送達!“目前藥劑剩余14.4噸,預計可以保障60天正常生產!”這句話,陳杰說得底氣十足,但提起妻子,他的語氣中都是虧欠。陳杰的愛人是一名人民教師,疫情期間不僅要為學生上網課,還要照顧他們不滿5周歲的孩子。一句“我回不去啊,公司需要我”得到了妻子的理解,默默地承擔起照顧孩子和完成工作的重任。
同樣在裝備區水廠值守的李海東,已經快一年沒回家了,這個95后的張家口小伙說到父母也是滿滿的思念。但提及工作,他立刻變得專業干練,緊盯在線數據,查看水壓、水量以及管網壓力;認真執行調度指令,按時巡視廠區各車間電氣設備。由于疫情影響,設備出現故障時廠家無法進廠維修,李海東和同事一起檢查、嘗試維修。出廠水泵的遠程控制啟動不了、進廠水濁度儀濁度過高,這些故障他們都自行維修。遇到了實在解決不了的,比如超濾膜池的反沖洗和維護性清洗,出現了進水閥門無法自動打開情況,他們立刻與廠家取得聯系,在廠家的指導下進行維修解決。“只要設備能正常運轉,我們辛苦點也沒什么,為了供水嘛!”
王珍、康玲,一個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個是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疫情期間,她們克服一切困難,撐起了裝備區水廠水質化驗的全部工作。雖然人員嚴重不足,但她們依然加強各制水節點的檢測力度、增加檢測頻次,適時調整加藥、加氯參數,確保疫情期間水質安全。提起連續上班近20天,王珍和康玲都說“公司需要我們,我們就一直在”??偸窃谡f“沒什么不容易”的王珍,在提到一雙兒女時,忍不住說了句“看的到家,回不了家”。女兒年齡小,每次視頻都哭著要媽媽,說著“媽媽騙人,本來說過兩天就回家,現在過了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還是不回來……”。雖然王珍是笑著敘述的這段話,但語氣中對兒女的思念不禁讓人動容。
每天驅車近50公里、往返四次,接送加壓站同事參與全員核酸檢測,似乎變成了供水管理部王紹杰和老大哥石玉清的“日常工作”。全員核酸檢測剛剛開始的時候,排隊人數多,因加壓站同事摔傷尚未痊愈,王紹杰不僅來回接送還幫忙排隊、細心照料。這份在他看來“比較簡單”的工作,不僅需要接到檢測通知后立即出發,有時甚至要放棄中午的休息時間。面對疫情帶來的工作挑戰,他總是說著“克服一下”,只是談到妻子獨自照顧他們剛剛9個月的孩子時,他的語氣中透露著滿滿的愧疚。
他們是抗疫保供的戰士,是公司各個崗位上團員青年的縮影。疫情面前,廣大團員青年用行動彰顯了共青團牢記跟黨初心、踐行青春使命的決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曹妃甸供水青春力量。